“做梦都想不到,孩子想要化肥。”近日,博主“吕先生凉山行”发布的一则短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一个小孩站在破旧的房屋前,说自己无父无母,实在太贫穷,只能帮邻居干活挣钱来抚养弟弟妹妹。该视频迅速获得“10万+”点赞和转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每天扛50吨水泥的“水泥妹”到利用凉山儿童骗流量的吕某,网络卖惨骗局变着花样轮番上演。值得警惕的是,卖惨营销呈现出技术化、团队化、流程化的发展趋势。
比如,2020年底,“韩文团队”以扶贫捐助、帮扶困难群众为名,到凉山从事网络直播带货。后经查,抖音号“韩文团队”由赵某某策划、指导“摆拍”,发布“卖惨”视频博眼球、吸粉,从中牟利。
“韩文团队”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女孩流泪场面
《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其中明确提出要防止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弱者的同情,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之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柔软,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更需要被呵护。多一分真诚,少一分套路,正能量才不会沦为“挣能量”。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