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传播君邀请多位专家,为你深度解读蓝皮书的丰富内涵。
孟庆国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十四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其中用专门章节部署“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出要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从规划布局和统筹协调、政务信息基础支撑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开发、政务应用水平、数字社会支撑能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全面总结了一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力图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政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助力。
杨新华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对中国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总结,并立足“十四五”开局之年和新发展阶段进行了前沿洞察。 该报告较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一是完善评价体系,相关指标体系的优化体现了客观、真实、准确的导向;二是贴近行业前沿,全面反映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三是反映时代特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时代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四是凸显发展动能,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信息惠民服务和网络内容创新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花蕾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给网信领域带来的诸多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探寻世界格局转变与国际秩序重组进程的窗口。 一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实现多点突破,传统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制定技术规则,抢占网络空间发展制高点。技术中立基础被削弱,技术“标签化”“政治化”趋势日益明显,技术、经济规则之争也上升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各国发展不平衡加剧,数字鸿沟、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加大,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凸显,网络攻击形势依然严峻。网络空间国际秩序加速进入重塑阶段,围绕数据安全、平台治理、技术治理、供应链安全等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国际数字经济规则成为关注重点。
江洋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国际治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结合当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热点问题,着重介绍了中国作为网络空间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在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所做的努力,包括数字抗疫、数字减贫、推动全球数据安全国际合作和网上文化交流互鉴等具体实践。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评估了48个国家互联网发展情况,重点梳理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空间治理情况。报告勾勒了各方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全貌,主要包括:联合国框架下网络空间规则进程持续推进;全球数字货币双轨发展,多国央行加快法定数字货币研究部署的同时,私人加密货币不断扩张;数字税征管成为趋势;数据治理积极推进,制定跨境传输数据的国际通用规则步伐加快;人工智能治理持续受到关注,人工智能规则取得积极进展;各方努力弥合数字鸿沟,各国民众对网络空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
周学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各国数字化转型加速、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网络空间法治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系统梳理了世界各国在网络平台治理、新兴技术风险监管、网络安全和打击网络犯罪等领域的最新立法,剖析了当前网络空间国际规则达成全球共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对互联网超级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的制度路径和经验做法,对各国通过填补立法空白的方式应对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风险的做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王小群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工程师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在进一步关注传统网络安全威胁的同时,着重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特别关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风险,比如公民个人信息未脱敏展示与非法售卖情况较为严重、互联网数据库数据泄露风险突出、部分小程序数据泄露风险较大等。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进程。目前,《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已陆续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李晓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完善、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重点分析了疫情后国内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 从国际上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G、光纤宽带、IPv6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加速升级,向全球覆盖、空天地一体的方向发展;海量数据的快速增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超级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变革奠定基础。 从国内看,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和光纤网络;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设施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技术基础设施加速部署,在政策支持下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释放,成为推动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高太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但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依旧强劲。 世界各国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持续加强国家顶层科技战略布局与数字经济战略部署,力图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技术发展新优势,积极开展数字立法,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创新发展。 过去一年,全球基础电信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球数字贸易逆势增长。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主要国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巩固或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产业数字化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付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新基建加快完善,数字经济领域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断扩大,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通过相关政策和数据的梳理,从宏观环境、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全面介绍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报告重点展现了以下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平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持续加强平台治理力度,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工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成为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以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数字货币试点加速推进。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