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信息保护一次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各相关部门积极强化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今年4月22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4月26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进入二审……过去一个时期,立法、执法、司法各方面主动作为,进一步形成治理合力,个人信息的“防护网”“防火墙”愈发牢固。
重拳出击,严惩侵害个人信息违法犯罪
“婚姻调查、资信调查、寻人定位……只要你想查,我就能查到。”2019年底,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张警官发现自己的私家车车窗上被人放了一个广告小卡片,上面写着私家侦探,可以查询户籍财产信息、住址信息,甚至能够查询一个手机号码的定位。
主动作为,推动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黄女士是一款读书软件的忠实用户。有一天,她发现在自己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该读书软件关联了微信,上百位微信好友自动成了该读书软件上自己的“好友”。这些“好友”可以随意查看她正在阅读的书籍等信息。
完善立法,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