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游玩、用餐,选择到哪家消费,不少市民习惯上点评类网站看一下网友点评。然而,网上所谓的“五星好评”真的可信吗?实际上,即使是一些看似资深的网络大V,他们的点评也可能是虚假“刷单”。
1
2
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能轻松赚钱,围绕着“刷单炒信”已经滋生出一条黑灰产产业链。由于刷单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甚至套路还在不断“升级”,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在现场,执法人员就发现,该公司还通过组织大V到店免费体验,再发布“指定好评”的形式,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杨振彦向记者介绍,通过现场调取涉案公司的工作群聊天记录,查阅相关代运营合同协议、刷单需求表、虚假销售单等方式,初步查明了这家公司通过组织大V到店免费体验后发布指定好评,进行“刷单炒信”的违法行为。
“他们会定向选择一些级别在LV5以上的大V,安排他们到店免费体验,然后发布指定文案。级别越高的话酬劳越高,普通大V每条好评一两千元,高的可以到四五千。”杨振彦表示。
记者在该公司电脑中也查看到了所谓的“新媒体推广方案”,里面推广人员的备选中有多个网络大V,并分阶段制定了传播推广计划,不同大V还有不同的推广预算等,方案详细,流程清晰。
3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陈志臻指出,不法商家进行“刷单炒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经初步调查,疑似委托“刷单炒信”商户约150余家,涉案刷单金额约80万元,拟立案5起,精准有力地打击了一批“刷单炒信”违法行为。目前具体案情仍在进一步调查过程中。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坚决打击、严厉惩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充分引导企业落实社会主体责任,畅通消费者监督举报渠道,推动三方联合共治,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诚信守法的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
来源:新华网综合新闻晨报、周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