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信政务 > 信息化 > 工作动态

骚扰电话短信不断?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发布时间:2019-12-24 信息来源:河南网信网

许多App都是免费的,但条件是,想使用它们,用户必须进行通讯录、相机、麦克风等各项授权。此外,在微信上一些投票、测试、小游戏等链接经常也要获取个人信息授权。

对此,部分市民表示

△采访来源:《焦点访谈》

授权访问是为了保证App正常使用,为求方便,我们通常就直接授权,然后不了了之。

△允许还是不允许,这是个问题?

这两年,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非法盗用个人信息的案件增多。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能接到多通骚扰电话或多条骚扰短信。

不止国内,海外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同样引人担忧。以美国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为例,近两年也是不断爆出用户信息泄露丑闻。

△信息来源:彭博社,美联社

Facebook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也因为平台信息安全问题于今年当地时间10月23日出庭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

△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数据即财富,平台靠这个能赚到钱,现在的法律又没有具体规定,当然数据掠夺得越多越好。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我国立法和监督机构

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将正式生效。《密码法》实施后,不仅能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更推动我国密码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密码法律体系。

2019年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透露,明年将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列入计划。

△信息来源:法制网

网友们纷纷表示:真的很需要!

其实,除了依靠国家立法监督,

信息时代下的你我

都应该了解一些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戳视频,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视频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网络注册需注意,二维码扫描要小心;

✔程序来历要摸清,电子产品不乱丢;

✔快递、外卖单等个人信息纸张不乱扔;

✔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少曝光;

✔公共场所WiFi连接需谨慎;

✔陌生链接不要点,保证密码多样性。

大家,都学会了吗?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