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实用技巧——公共场合篇
发布时间:2019-11-15
信息来源:河南网信网
分享:
(一)很多网民喜欢在周末等闲暇时间去商场购物或是约上三五好友出去聚餐放松,需要买单时很多人心疼手机流量,第一反应可能是搜索、连接公共WiFi。 如果用户连接到了黑客架设的免费WiFi或者伪装成商场酒店餐厅名称的WiFi,那么传输的数据将直接暴露在监控者的眼前,这时黑客很容易通过截取数据包、或对网络数据进行篡改将用户引导至有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上等方式,来窃取用户信息。尤其是用户连接这种“假冒、恶意”的公共WiFi使用支付功能时,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① 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公共场合没有密码的免费WiFi; ② 不得不连接公共WiFi时,需要登录验证时小心填写个人信息;在填写登录密码、支付等环节时断开WiFi连接; ③ 断开WiFi后,可选择清除手机的WiFi热点记录。避免以后出现重名的WiFi时自动连接而被“钓鱼”。 (二)逛商场时很多人一定碰到过扫码添加微信或关注公众号、扫码下载某App送礼物、扫码领优惠券等情况,那么,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等操作会有风险吗?习惯指数:★★★
风险指数:★★
由于制作二维码技术门槛几乎为零,且无需审核即可发布,不排除二维码背后的链接网址、下载的App暗藏木马、病毒。当用户扫描、下载后继续操作,可能会让用户中招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遭受财产损失。另外,扫码、下载等操作领取礼物时,如果必须以填写大量个人信息甚至敏感信息为前提,一旦提供则有被滥用的风险。 ① 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人或非正规商家提供的二维码,如果扫码后还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切记谨慎填写; ② 谨防“山寨”和未经应用商店审核的应用软件,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正规、官方的渠道。